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人文菏泽  > 正文

潘庄村:西汉高后故里故事多

作者: 刘厚珉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2-07-06 10:45

西汉高后娘娘庙外观

潘庄村村口牌坊

潘庄村是单县终兴镇的一个自然村,因西汉帝王刘邦之高后吕雉出生于斯而被历史所记载。

终兴镇始建于秦,初称“刘庄集”,后因刘氏族人在此开店,改称“刘新店”。民间传说,西汉建立之初,皇帝刘邦携皇后吕雉荣归故里,举觞酣然,挥笔写下“千秋大业 百战终兴”八个大字,“刘新店”遂更名“终兴集”。

《单县志》记载,吕雉,字娥姁,生于公元前241年,卒于公元前180年,汉高祖刘邦之妻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政治家。

大约公元前217年,吕雉嫁给刘邦后,其任劳任怨,操持家务、侍奉老人,可谓“贤妻良母”。后来,刘邦被项羽封为“汉王”,吕雉鼎力辅佐,饱经磨难。刘邦率部平叛,内委吕后管理政务,方得政治才干历练。刘邦驾崩后,12岁太子刘盈即位,难理朝政,吕后掌握政权,推行惠民政策,百姓得以休养生息,被世人尊称为“天下真正女皇”,为以后的“文景之治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约公元前175年,潘庄村还叫吕堌村,原址位于今潘庄村的西部,因吕氏家族居住防御黄泛的高大堌堆之上,而自谓“吕堌村”。吕雉受封皇后之后,吕氏家族为其建寺,命名“吕姑寺”。吕雉卒后,刘、吕两姓争权夺位,吕姓败亡,殃及吕氏族人。吕堌村吕氏改为吕雉外祖父的姓氏潘,吕姑寺被毁,原村迁至现在位置,更名潘庄村,延续至今。

原来的吕堌村西有一土丘,叫“小兀山”,山顶有一块半隐半现的大青石,谓之“兀山顶子”。一日,一猎人见山顶栖息一只丽鸟,很像传说中的凤凰,大惊失色。次日,猎人再觅,不见其踪。一风水先生闻之,断言山邻必有贵人降生,有待时日可现。是夜,吕公(吕雉之父)朦胧中闻有清丽鸣叫,隔窗窥见一只大鸟,金喙长尾、锦颈华羽,惊呼“有凤来仪”。当时,其妻产下一女婴,吕公遂为女儿取名“雉”,即为后来飞黄腾达的大汉高后吕雉。

刘邦成就伟业后,将小兀山、大青石赐名“栖凤山”“栖凤石”,乡绅还在山顶建起“凤仪亭”,民谣曰:“栖凤山,歇凤凰,十八里直出娘娘。”

吕雉故里有一条大道,南北纵行十八里,笔直平坦,南北连接两个黄庄,在一头可望见另一头灯光。吕雉即是从此路出发,跟随刘邦驰骋天下、叱咤风云。西汉建立后,吕氏后人称其大道为“十八里直”。刘邦、吕雉故里省亲时,“十八里直”成为“跑马道”,至今还有遗迹。

如今在“十八里直”路基下尘封一口古井。相传,当年吕雉常来此井汲水,还在井旁的古槐树下纳凉小憩,独自吟唱:“豆叶青,豆叶黄;豆叶黄了当娘娘。”后来,吕雉受封汉高后,此井被称为“娘娘泉”。

一直以来,该井清流甘甜,取之不竭。民间有说法,“娘娘泉”直通东海,即便旱灾,井底东侧的暗道依然汩汩喷涌,致使古井永不干枯。

公元676年,吕堌村在吕姑寺旧址修建了吕后寺,供奉吕后塑像,香火不熄,氤氲不绝。公元1168年,黄河泛滥,大水汹涌,吕后寺被淹没殆尽。后来,吕氏后人在此地基上重修寺庙,谓之“吕后庙”,供奉吕后金身,直到“文革”期间被毁。

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,吕氏族人在吕后庙遗址新建了“西汉高后娘娘庙”,庙门楹柱篆刻对联:“佐刘邦定天下一统河山,率汉室促安定造福神州。”庙内建有三间正殿,正堂供奉吕后塑像,其端庄优雅、慈眉善目,令人敬仰。

几年前,潘庄村民集资在村口新建一座牌坊,门楣注有“吕堌村——吕后故里”,还在庙前放置了一块刻有“天下真正女皇”字样的巨石,可见当今吕氏家族对其辉煌历史的强烈自信感和自豪感。

如今,潘庄村是单县美丽乡村示范村,被纳入全域旅游发展主打景点,时有游客慕名观览,对吕雉故事颇感兴趣。 

文/图 通讯员 刘厚珉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